报名时间:2023/03/24 00:00:00-2023/04/15 23:00:00
开始时间:2023/04/18 09:00:00
结束时间:2023/04/18 11:30:00
举办场地:西校区致远楼 招聘大厅
电子邮箱:1329258795@qq.com
当前状态:已结束 进入网络会场
浏览量:582
34 家
32 家
136 个
399 人
河南师范大学2023年计算机类专场招聘会邀请函
尊敬的用人单位:
衷心感谢贵单位长期以来对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关注与支持!为更好搭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接交流的平台,促进我校计算机类毕业生顺利就业,我校定于2023年4月18日上午举办计算机类毕业生专场招聘会,诚邀贵单位参会。现将有关事宜函告如:
一、会议组织
主办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招生就业处
承办单位: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二、会议安排
时间:2023年4月18日(周二)上午9:00—11:30
地点:河南师范大学致远楼招聘大厅
规模:拟设30个标准展位
三、参会对象
河南师范大学2023届计算机类及其他相近专业本科、硕士毕业生
四、报名方式
1.用人单位需提供相关电子材料
(1)社会统一信用代码。
(2)三证合一的营业执照原件扫描件。
(3)招聘负责人手持身份证照片。
(4)单位招聘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单位简介、需求专业、人数、岗位设置、薪金待遇以及具体联系方式等内容)。
2.企业注册:请参会单位登录活动界面(见下图“点我报名”)进行用人单位注册,根据提示提交认证审核申请(此前已注册过可免去该步骤直接登录),进入后按要求逐项准确填写单位信息,上传相关电子资质资料并进行双选会报名,我校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完成资质审核。前期已完成注册的用人单位届时可直接报名申请参会。
3.参会申请:请完整填写参会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单位简介、需求专业、人数、岗位设置、薪金待遇以及具体联系方式等内容),【双选会】审核结果烦请及时登录【用人单位登录】-【我的双选会】查看,通过审核的用人单位,即视为参加本场双选会。
五、参会须知
1.参会不收取任何费用,并免费提供展位(1桌3凳),提供用人单位饮用水;各用人单位自行准备摊位前单位名称标识及宣传海报。
2.凡确定参会的单位,请于2023年4月15日前加入微信工作群(报名系统参会回执内第二页),于2023年4月15日前完成网上报名并确认是否参加现场双选会,上传参会回执(盖章)。
3.按照学校的相关规定和要求,请用人单位携带招聘公函。本次招聘会食宿自理,不再分单位组织宣讲,希望各单位给予理解和支持。
4..来校人员需出具身份证、介绍信(见附件2),配合入校核验工作。招聘过程中需遵守校园防疫要求和场地管理规定。请用人单位来校人员全程佩戴口罩,有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者不得入校!
六、单位报到
时间:2023年4月18日8:00—9:00
地点:河南师范大学西校区致远楼一楼报到处
注意事项:报到时请携带加盖用人单位公章的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介绍信各一份,凭与介绍信内容一致的身份证签到领取参会用品。
七、乘车路线
1.从火车站乘坐K1路公交车到河师大西校区站下车;从汽车总站乘坐31路公交车到河师大西校区站下车。
2.出租车从高铁站到学校大约25元,从火车站、汽车站到学校大约15元。
八、会务组联系方式
联系人:高若婷 田宇
联系电话:15836086668 17337363597
E-mail:1329258795@qq.com
附件1:河南师范大学2023年计算机类专场招聘会参会回执
附件2:介绍信
附件3:河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简介及2023届毕业生介绍
毕业生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参会:
河南师范大学招生就业处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2023年3月
河南师范大学2023计算机类专场招聘会参会回执
注:此表复印有效 单位名称(签章)
附件1
单位名称 | ||||||
单位性质 | 所属行业 | |||||
组织机构代码 | ||||||
通讯地址 | ||||||
参会人员情况 | ||||||
姓名 | 性别 | 职务 | 手机号码 | 办公电话 | 传真 | |
招聘需求情况 | ||||||
招聘岗位 | 招聘人数 | 薪资 待遇 | 工作地点 | 专业要求 | ||
备注 | ||||||
附件2
介绍信
河南师范大学:
兹介绍我单位 等 位同志前往你处办理“招聘会”参会手续等相关事宜,望接洽为
(填写单位名称及盖章处)
年 月 日
附件3
河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简介及2023届毕业生介绍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简介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成立于2004年,其前身是成立于1984年的计算机科学系,是河南省成立最早的计算机院系之一。2008年,成立软件学院,挂靠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一体两牌);2018年7月,软件学院独立设置。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通信工程系、网络工程系、物联网工程系、人工智能系等5个教学单位;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人工智能等5个本科专业;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电子信息硕士、农业硕士(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教育硕士(现代教育技术领域)3个专业学位类别。各类在校生近2000人。
学院拥有“教育人工智能与个性化学习”河南省重点实验室、“教学资源与教育质量评估大数据”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智慧商务与物联网技术”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计算智能与数据挖掘”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能信息处理”新乡市重点实验室,人工智能研究所、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和智能信息处理校级重点实验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物联网工程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软件工程学科为省一级重点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省级特色专业和省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通信工程为省级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专业和省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网络工程是省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为省级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目前,学院各类实验室面积近1万平方米,设有微机原理、单片机、模拟电路、数字电路、计算机网络、通信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多媒体技术、动漫设计、桌面云、虚拟现实、计算机集散控制、智慧商务与物联网技术等30多个实验室和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移动教学平台、智能化考试系统、计算机公修课教学实践云平台等信息化教学平台,以及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基地,拥有价值近2800万元的仪器设备和固定资产。学院专业图书资料齐全,拥有中外文期刊265种,订有ACM数据库和IEEE CS数据库。学院为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和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考试考点,新乡市网络安全素养教育基地。
学院现有教师106人。其中,中原百人计划1人、教授13人、副教授39人,博士5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获曾宪梓奖1人,出国、归国留学人员16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河南省高层次人才3人,河南省信息化专家1人,省厅级“555”人才工程培养对象3人;软引进由教育部长江学者、杰青、优青等12人组成的高层次人才团队1个;业已形成了一支科研能力突出、结构梯队合理、学科发展方向鲜明的师资队伍。
学院非常重视教学工作,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学手段不断改进,教学效果反响良好。先后荣获“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国家教学成果奖2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5项;获省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9项、二等奖6项;主编国家统编教材3部、省规划教材重点项目等3部;获批省级一流课程8门,其中省级在线开放课程3门、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1门、省级成教在线开放课程2门,省精品教学案例1个;获批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重点项目2项、省级重点教改项目5项等。
学院形成了稳定的研究领域和学术特色,研究方向明确,学术氛围浓厚,科研层次上升,科研成果丰硕,近年来,学院成功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项,省部级重点项目73项,横向项目16项,项目经费3000余万元;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获得省级教育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近年来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57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450余篇,获批国家专利197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07项。学院重视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积极开展校企、校地合作。研发的“移动自助学习平台”应用于郑州市第二中学,依托该平台郑州市第二中学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学院研发的“智慧教育云平台”和“城市智能网格管理云平台”被列入新乡市电子信息产业“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支持经费5500万元。
学院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活动。与德国、韩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近年来,先后选派数十人出国访学交流,9次实施完成了与德国法兰克福应用科技大学师生的项目合作交流活动;组织师生代表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企业调研及年度研讨会、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会等高水平会议;先后承办第二届国际计算机科学与教育信息化会议(IEEE CSEI 2020)、中国计算机学会服务计算省级会议、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河南省级赛、首届计算智能及应用青年论坛、首届“中原论剑”网络空间安全青年学者论坛等;这些交流活动大大提升了学院在国内外高校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2005年成立了全校首个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基地。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作为学院的亮点工程,围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工作目标,以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为依托,不断深化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近两年,学生在“挑战杯”“数学建模”“互联网+”“ASC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等创新创业竞赛中获得奖励108项,其中国际奖36项、国家级奖13项、省级奖55项;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4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0项、省级项目7项、校级项目25项),受理国家发明专利13项,获批软件著作权41项,发表SCI、EI等高水平论文60篇,获省教学技能竞赛一、二等奖各1项。有50余名学生因科技创新成绩突出,被保送为重点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硕士研究生。学院申报的《“一三四八”创新实践育人工程》,荣获河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品牌。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2023届毕业生简介
学院2023届本科毕业生共有453人。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类)175人,物联网工程109人,通信工程84人,网络工程85人。2023届硕士毕业生共有87人,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5人,电子信息50,农业信息化6人,现代教育技术6人。
学院根据学生专业特色,注重学生理论与实践操作能力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专业实习。2023届毕业生具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道德素养。河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真诚感谢各用人单位对我们长期以来的支持、帮助和关心!
下载附件:
学生端就业
小程序二维码